专注成考“培训+就业”
打造“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关注公众号
服务时间08:00-24:00免费课程/题库
微信扫一扫
1917年11月7日(此后月、日用公历)夜,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革命措施,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原来的各级官僚机构被废除,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以及工农检察院、人民法院、工人 民警建立起来。1918年1月2日,列宁批准了建立红军和红海军的命令。列宁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与群众同甘共苦,做人民的公仆。
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强行“剥夺剥夺者”,改变地主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国内战争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资产阶级地主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与国际帝国主义相勾结,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猖狂进攻。1918年初,英、法、美干 涉军先后侵占了俄国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日、英、美干涉军相继在远东的海参崴登陆;在南方,英国侵入了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许多地区发生叛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苏维埃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扑灭了各城市的叛乱。
1919-1920年,协约国帝国主义组织了三次对苏维埃国家的大规模武装干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一切力量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在工业方面,实行了大小企业全部国有化,国家掌握全部工业 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把农民的所有余粮都收集到国家手中;在商业方面,严禁私人贸易。此外,还实行了义务劳动制。这是苏维埃俄 国在战争和严重的经济困难情况下实行的非常政策,对苏维埃国家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有重大作用。
新经济政策
原因:当三年国内战争结束时,长期战争的破坏,原料、燃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严重缺乏,加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人们生活艰苦、情绪波动。农民对余粮收集制开始表示不满;一些地区出现了叛乱。形势迫切要求党制定新的经济政策。
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
B.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
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在掌握主要经济命脉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策,目的在于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工农联盟,最后使社会主义成分战 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了显著成绩。1925年,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 战前的75%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的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成人高考院校专业指导专属提升方案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四川成人高考 [http://www.ckw.sc.cn/]本文关键词:
四川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四川成考高升专历史重要知识点二
下一篇:四川成考高升专历史重要知识点四